话说潮汕人的“吃茶”
“吃茶”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吃茶叶的意思,通俗点可理解为喝茶。
在以前华东一带人们喝茶的时候,有时候会不小心把茶叶喝到嘴里,于是把茶叶嚼碎直接吞下去。所以“吃茶”一意就如此而来。在旧时的婚姻习俗中,“吃茶”也意味着许婚,即女方受聘于男方。
最近听一潮汕朋友谈到一个喝茶的故事,挺有意思,以下第一人称显示:
又往保温瓶中撒了一把茶叶。这终究有些无奈——注定又是个被迫废寝之夜。候了一会儿,呷一口热茶,茶叶的味道固然没错,我却觉得还是少了些味道。身为潮汕人,对茶总是有一份特殊的感情。所以对那失却的几分味道,多少是计较的。
可知道,一杯爽口的茶,为了这几分味道,需花上多少工夫?潮汕工夫茶,独到之处全在“工夫”二字。潮汕人不经常说“喝茶”,而说“吃茶”。或许是在我们的方言中“吃”这个词已涵盖了“饮”“吸”等意思,但我却认为,“吃”这动作终究是比“喝”要更花工夫,“吃”才能吃出更多味道。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泡制工夫茶自然也需有特定的茶叶。潮汕更多喜欢口感较重的乌龙。潮汕人不说“茶叶”,而说“茶米”。小时我便臆断,是因为其茶叶形如米粒。后来又听说,是因为潮汕人嗜茶,“柴米油盐酱醋茶”这七样,我们将其换了个顺序,茶最重要,居七样之首,故称“茶米”。虽然这一说法似乎也勉强,但其将潮汕人“嗜茶”习性点的巧妙,亦颇有理有趣。
首先煮水,耐心候几分钟,待水开后,就可以开始洗茶具。将刚开之水淋于茶杯茶壶上,一来消毒,二来热杯热壶。倒净杯中壶中之水,便可下茶米,谓之“纳茶”。
最喜欢的一道工序是斟茶。这也是有讲究的,歌谣中有两句诗可作口诀——“关羽巡城流,韩信点兵滴”。斟茶时忌逐杯逐杯斟满,而应如“关公巡城”般顺着杯子巡回地斟,这样才可保证各个杯中茶色一致。至于最后壶中所留残汁,也应均匀地滴入杯中,这就是因为“浓缩是精华”了,谓之“韩信点兵”,同时也不致使壶中残留太多汁液浸泡茶叶,令下一冲的茶苦涩。如此,方可达到色香味俱佳之境。
可惜的是,如今我竟连冲茶的工夫都省去了。实属无奈。但还是不愿喝咖啡。吃茶的习惯,怎可能一朝一夕改变?正如秦牧老先生在《鄙乡茶事甲天下》一文中所言:“我觉得绝大多数饮料,常饮都使人有‘腻了’之感,惟独好茶,却是天天喝,都不感厌烦的。”
如此一来,“吃茶”其实也是文化的过程,每个人的理解不同,但大意相同。故此,潮汕人所说“吃茶”,不说喝茶,也不足以为怪了。
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叶的知识 茶叶分类 饮茶文化 茶的起源 茶的历史 茶叶百科 饮茶吧
上一篇:火塘上的茶文化
下一篇:一窥信阳大地的茶俗